大棚蔬菜的發(fā)展歷史是比較久的,往深究的話可以追溯到古代,我們的老祖宗就使用炭火增加溫度來種植反季節(jié)蔬菜,從上世紀開始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提高,我國也開始逐步發(fā)展大棚蔬菜。尤其是近些年,山東壽光、遼寧遼中區(qū)、河北唐山等地區(qū),種植大棚蔬菜已經成為全國典范。規(guī)模化生產已經形成,為當地老百姓也帶來可觀的收入。
談到收入我們要知道,老百姓種植大棚蔬菜的目的主要就是賺錢,也就是說需要讓我們種出來的蔬菜有效益值錢。那么決定價格關鍵性因素就是產品的質量和產量。今天就以產量為話題給大家聊聊大棚蔬菜如何才能高產。
俗話說的好,種地3分種7分管,根據現(xiàn)階段的發(fā)展水平那就是1分種9分管,主要就在管理上。目前種植大棚蔬菜的還是以我們的父輩那一代為主,之前土壤情況還比較良好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太多的技術就可以種出高質量的農產品。那么經過種植多年的土壤發(fā)生了變化,常年使用大化肥料、高濃度的用藥造成土壤板結、鹽化十分厲害。再想種出高質量、高產量的農產品絕非易事,再加上我們的父輩文化水平都比較低,學習能力比較弱,土壤又發(fā)生了變化,病蟲害也較以前進行了升級,我們的管理水平就相當落后。
要想高產就要從土壤開始。先調理土壤,目前土壤主要問題就是受常年大化肥的影響鹽化十分嚴重,土壤中所含的有機物十分有限,造成土壤板結。高濃度的除草劑在地里面殘留,幾年也很難分解,造成作物不出苗或出苗后葉片黃化,使作物從苗期開始就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目前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土壤的有機物含量,使用腐熟的糞便放到地里來增加土壤有機物,但糞便在沒有腐熟時放到地里就會造成二次腐熟產生熱量燒根、產生氨氣熏葉。安全方法就是翻地前使用有機肥或采用翠姆特種微生物菌劑直接翻到地里面,一般用量在一畝地2袋,翻地時可以直接翻進去,追肥時也可以直接水溶,用起來比較方便。
另外就是后期追施水溶肥,禁止使用激素類產品影響作物生長造成作物后期早衰。減少使用大化肥(尿素、二胺、復合肥等)增加土壤負擔。一般選擇水溶肥時以進口產品為主,安全性高且可以保證產品產量。如拉姆拉進口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效果都不錯,其用戶反饋翠姆平衡、高鉀、根碧多在作物上表現(xiàn)還是比較好。選擇國產水溶肥時一定要看大廠家,選擇品牌,看好含量才能保證作物增產。
想要大棚作物高產,病蟲害管理、溫度控制、肥料選擇都是十分重要,以上就是小編根據市場經驗簡單給大家做了下分析,希望對大家有用。